•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25-07-30 23:16
A+ A-
分享至: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和台风多发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现就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落实防汛抢险救灾政治责任。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防汛抢险救灾这根弦,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打赢防汛抢险救灾硬仗,确保安全渡汛。要加强统筹调度,带头应急值守,密切关注、科学研判本地区汛情发展变化,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全面排查、健全预案,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要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深入一线、加强现场指挥,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同时,要统筹抓好抗旱减灾,有效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带来的灾害风险。

二、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防线。要视灾情为命令,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组织党员群众积极投身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利用互联网、手机、乡村广播等媒介,第一时间完整准确地把灾害预警、防范措施、应对情况等信息宣传到每一户、落实到每个人,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前哨探头”作用,重点对江河、水库堤坝、重要工程、险工险段、山洪灾害危险区、城乡易涝区等防洪重点区域加强巡查摸排,发现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报告并处置,及时转移涉险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要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依托网格,逐户排查受灾情况,解救被困群众,推动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够及时医治,积极做好受灾地区群众安置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要健全落实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等方式,组织村(社区)党员带领群众争分夺秒、全力抗灾。要视灾情严重程度,组织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会同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和驻村干部共同防汛抢险救灾;积极动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就便参与防汛抢险救灾。

三、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抢险救灾中挺膺担当。要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指导基层党组织发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要注重发现、宣传和表彰防汛抢险救灾中涌现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其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加强对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党员干部关心关爱,会同有关方面对因公牺牲的党员、干部家属及时给予抚恤、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相关省区市要用好划拨的中管党费,并结合实际从本级管理党费中落实配套资金,及时划拨给基层,做到专款专用。

各级防汛指挥、应急管理、水利和公安、民政、交通运输、卫生防疫、能源电力、通信等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闻令而行,高效协同、紧密配合做好预警预报、安全巡查、人员转移、除险加固、力量保障等各项工作,凝聚形成众志成城防汛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发挥作用情况,请及时报中央组织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25-07-30 23:16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和台风多发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现就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落实防汛抢险救灾政治责任。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防汛抢险救灾这根弦,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打赢防汛抢险救灾硬仗,确保安全渡汛。要加强统筹调度,带头应急值守,密切关注、科学研判本地区汛情发展变化,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全面排查、健全预案,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要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深入一线、加强现场指挥,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同时,要统筹抓好抗旱减灾,有效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带来的灾害风险。

二、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防线。要视灾情为命令,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组织党员群众积极投身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利用互联网、手机、乡村广播等媒介,第一时间完整准确地把灾害预警、防范措施、应对情况等信息宣传到每一户、落实到每个人,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要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前哨探头”作用,重点对江河、水库堤坝、重要工程、险工险段、山洪灾害危险区、城乡易涝区等防洪重点区域加强巡查摸排,发现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报告并处置,及时转移涉险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要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依托网格,逐户排查受灾情况,解救被困群众,推动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够及时医治,积极做好受灾地区群众安置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要健全落实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等方式,组织村(社区)党员带领群众争分夺秒、全力抗灾。要视灾情严重程度,组织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会同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和驻村干部共同防汛抢险救灾;积极动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就便参与防汛抢险救灾。

三、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抢险救灾中挺膺担当。要在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指导基层党组织发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要注重发现、宣传和表彰防汛抢险救灾中涌现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其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加强对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党员干部关心关爱,会同有关方面对因公牺牲的党员、干部家属及时给予抚恤、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相关省区市要用好划拨的中管党费,并结合实际从本级管理党费中落实配套资金,及时划拨给基层,做到专款专用。

各级防汛指挥、应急管理、水利和公安、民政、交通运输、卫生防疫、能源电力、通信等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闻令而行,高效协同、紧密配合做好预警预报、安全巡查、人员转移、除险加固、力量保障等各项工作,凝聚形成众志成城防汛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发挥作用情况,请及时报中央组织部。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