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好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实施“六个工程”任务安排,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积极持续引导全区金融机构用好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继续全力支持“六个工程”落地实施。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2024年对公贷款净增92.96亿元,2025年开年以来,对公贷款较年初净增44.39亿元,全力保障“六个工程”建设。在保障政策落地工程方面,落实总行“绿色银行”发展战略,提供绿色金融“融资+融智”“金融+非金融”的综合服务,促进绿色产业交流,截至2025年1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87亿元,较年初新增15.5亿元。在保障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方面,主动参与荒漠化综合防治、“三北”工程建设、防沙治沙风光一体化等项目,今年1月,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3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2024年投放5亿元的基础上,再次投放2100万元。在保障温暖工程方面,为燃热集团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降本增效,截至2025年1月末,已支持呼包鄂赤四地重点热力企业6户,融资余额5.01亿元,本年度投放6348.06万元。在保障诚信建设工程方面,运用信易贷平台大数据辅助贷款决策,依托银税互动数据创设“兴速贷”等多款线上融资产品,将信贷产品融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截至2025年1月末,线上融资业务余额14.33亿元,其中银税互动贷款余额2.94亿元,为48户首贷企业发放贷款6.3亿。在保障科技“突围”工程方面,发挥“金融特派员+”工作机制,成立科技金融工作专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分别设立科技特色支行,积极搭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截至2025年1月末,已支持授信合作科技型企业292户,较年初增长5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8.17亿元,较年初增长28.8亿元。在保障自贸区创建工程方面,发挥“兴业管家单证通”线上跨境服务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集跨境结算、融资、汇率避险、全球资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1月末,累计为59户国际业务客户提供本外币涉外收付汇业务量1.86亿美元,其中跨境人民币收付汇1.55亿元。
下一步,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将持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金融机构工作调度和跟踪问效,引导金融资源投向重点领域,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全力以赴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为了落实好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实施“六个工程”任务安排,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积极持续引导全区金融机构用好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继续全力支持“六个工程”落地实施。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2024年对公贷款净增92.96亿元,2025年开年以来,对公贷款较年初净增44.39亿元,全力保障“六个工程”建设。在保障政策落地工程方面,落实总行“绿色银行”发展战略,提供绿色金融“融资+融智”“金融+非金融”的综合服务,促进绿色产业交流,截至2025年1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87亿元,较年初新增15.5亿元。在保障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方面,主动参与荒漠化综合防治、“三北”工程建设、防沙治沙风光一体化等项目,今年1月,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3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2024年投放5亿元的基础上,再次投放2100万元。在保障温暖工程方面,为燃热集团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降本增效,截至2025年1月末,已支持呼包鄂赤四地重点热力企业6户,融资余额5.01亿元,本年度投放6348.06万元。在保障诚信建设工程方面,运用信易贷平台大数据辅助贷款决策,依托银税互动数据创设“兴速贷”等多款线上融资产品,将信贷产品融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截至2025年1月末,线上融资业务余额14.33亿元,其中银税互动贷款余额2.94亿元,为48户首贷企业发放贷款6.3亿。在保障科技“突围”工程方面,发挥“金融特派员+”工作机制,成立科技金融工作专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分别设立科技特色支行,积极搭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截至2025年1月末,已支持授信合作科技型企业292户,较年初增长5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8.17亿元,较年初增长28.8亿元。在保障自贸区创建工程方面,发挥“兴业管家单证通”线上跨境服务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集跨境结算、融资、汇率避险、全球资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1月末,累计为59户国际业务客户提供本外币涉外收付汇业务量1.86亿美元,其中跨境人民币收付汇1.55亿元。
下一步,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将持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金融机构工作调度和跟踪问效,引导金融资源投向重点领域,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全力以赴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