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持续深化金融法治建设 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时报》访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时报 发布日期:2025-10-22 18:02
A+ A-
分享至:

“十四五”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金融法治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十四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健全金融法治制度基础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十四五”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系统谋划,聚焦履职重点,持续完善多层次金融法治体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出台多部金融法律法规。推动修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加强反洗钱监督管理,完善反洗钱义务规定,夯实反洗钱法律制度基础。制定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准入、业务规则和监督管理,强化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促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配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填补衍生品领域法律空白。落实机构改革精神,推动《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修订出台。

二是持续完善规章规范性文件体系。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立改废释,加快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制度体系。制定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持续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十四五”以来,累计制定、修改、废止规章规范性文件200余件。

三是推动金融重点立法取得实质进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制定金融法。加快推进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夯实中央银行制度的法律基础。推动金融稳定法(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长效机制。修改商业银行法,提升银行治理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此外,票据法、外汇管理条例、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时报》记者: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如何强化法治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保障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标准,制定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健全法治体系,金融监管制度日臻完善。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实现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的根本性转变。健全支付领域制度体系,加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制定业务管理办法、投诉办理规程等细化制度。编制中国人民银行权责清单、行政许可清单及服务指南,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明确审批标准和流程,夯实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持续优化登记公示系统,实现业务办理全流程线上化。截至2025年8月底,登记系统累计发生登记5327.8万笔,查询2.9亿次,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含个体工商户)1848.4万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成全球规模领先的征信数据库,持续扩大接入机构覆盖面,不断深化信用信息深度。以优化审批服务为核心,对1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全程网上办理、缩短办理时限、压减申请材料、延长许可有效期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对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做好“减证便民”。完善基本账户变更、银行账户注销等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

三是提高服务效率,政策落实更加惠企利民。提升电子支付服务质效,推行简易开户和分级分类管理等制度,优化小微企业和流动就业群体银行账户服务,优化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政策安排,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企业用款便利度。


《金融时报》记者:“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国人民银行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央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能力。

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筑牢法治根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构建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为核心,多项配套制度协同发力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完善规则设计,优化运行机制,强化监督问责,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二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导向,加强执法检查统筹,推进法人监管、综合执法、精准检查。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做到金融监管“无事不扰”而又“无处不在”。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遵循“过罚相当”原则,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提高执法专业化水平。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金融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金融为民 送法下乡”活动。

三是依法妥善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依法稳妥办理复议案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前端治理和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多种方式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不断完善金融法治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提高行政执法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全面提升法治能力、强化法治思维,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持续深化金融法治建设 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时报》访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时报
日期:2025-10-22 18:02

“十四五”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金融法治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十四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健全金融法治制度基础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十四五”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系统谋划,聚焦履职重点,持续完善多层次金融法治体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出台多部金融法律法规。推动修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加强反洗钱监督管理,完善反洗钱义务规定,夯实反洗钱法律制度基础。制定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准入、业务规则和监督管理,强化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促进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配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填补衍生品领域法律空白。落实机构改革精神,推动《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修订出台。

二是持续完善规章规范性文件体系。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立改废释,加快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制度体系。制定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持续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十四五”以来,累计制定、修改、废止规章规范性文件200余件。

三是推动金融重点立法取得实质进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制定金融法。加快推进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夯实中央银行制度的法律基础。推动金融稳定法(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长效机制。修改商业银行法,提升银行治理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此外,票据法、外汇管理条例、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时报》记者: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如何强化法治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保障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标准,制定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健全法治体系,金融监管制度日臻完善。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实现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的根本性转变。健全支付领域制度体系,加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制定业务管理办法、投诉办理规程等细化制度。编制中国人民银行权责清单、行政许可清单及服务指南,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明确审批标准和流程,夯实依法履职的制度保障。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持续优化登记公示系统,实现业务办理全流程线上化。截至2025年8月底,登记系统累计发生登记5327.8万笔,查询2.9亿次,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含个体工商户)1848.4万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成全球规模领先的征信数据库,持续扩大接入机构覆盖面,不断深化信用信息深度。以优化审批服务为核心,对1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全程网上办理、缩短办理时限、压减申请材料、延长许可有效期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对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做好“减证便民”。完善基本账户变更、银行账户注销等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

三是提高服务效率,政策落实更加惠企利民。提升电子支付服务质效,推行简易开户和分级分类管理等制度,优化小微企业和流动就业群体银行账户服务,优化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政策安排,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企业用款便利度。


《金融时报》记者:“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国人民银行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央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能力。

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筑牢法治根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构建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定》为核心,多项配套制度协同发力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完善规则设计,优化运行机制,强化监督问责,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二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导向,加强执法检查统筹,推进法人监管、综合执法、精准检查。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做到金融监管“无事不扰”而又“无处不在”。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遵循“过罚相当”原则,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提高执法专业化水平。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金融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金融为民 送法下乡”活动。

三是依法妥善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依法稳妥办理复议案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前端治理和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多种方式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不断完善金融法治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提高行政执法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全面提升法治能力、强化法治思维,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