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金融“组合拳”赋能区域协同 呼和浩特畅通资金通道激活发展动能
来源:奔腾融媒 发布日期:2025-11-14 18:00
A+ A-
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呼和浩特市与周边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资金优化配置与经济均衡发展,首府近期打出系列金融“组合拳”,通过搭建对接平台、深化顾问服务、组建产业基金、鼓励金融创新等举措,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搭建智能“桥梁”,畅通资金血脉。针对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呼和浩特市着力搭建高效便捷的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系统性地征集全市新开工重点项目、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及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并联动“人才信息库”信息,统一推送至驻呼各银行机构,引导其精准对接、扩大授信、加速贷款落地。同时,整合企业端与金融机构端信息,实现融资需求实时征集、政策服务“一键触达”,构筑起政金企信息互通的智能“高速路”。

推动服务下沉,精准“滴灌”实体。为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前沿,呼和浩特深入开展“行长大走访”活动,建立金融机构包联服务各地区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金融顾问团,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系列活动。各金融机构聚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化、贴身式服务,变“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切实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组建基金矩阵,构建投资新生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呼和浩特正加速构建覆盖多领域的基金体系。计划设立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旅融合及颠覆性技术等8只产业母基金(专项基金),并配套设立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并购、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创业投资3只功能母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的多元化运作模式,旨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多方位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鼓励金融创新,提升配置效率。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已成为呼和浩特优化资金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驻呼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2300亿元大关,绿色发展动能持续壮大。其中,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自然受益型商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挂钩贷款;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对传统绿色领域项目提供利率优惠与手续费减免;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则为能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大额绿色信贷支持。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显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一系列扎实有力的金融举措,正不断强化呼和浩特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促进资金这一关键要素在更广区域内的优化流动与高效配置,为深化区域协作、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金融“组合拳”赋能区域协同 呼和浩特畅通资金通道激活发展动能
来源:奔腾融媒
日期:2025-11-14 18: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呼和浩特市与周边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资金优化配置与经济均衡发展,首府近期打出系列金融“组合拳”,通过搭建对接平台、深化顾问服务、组建产业基金、鼓励金融创新等举措,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搭建智能“桥梁”,畅通资金血脉。针对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呼和浩特市着力搭建高效便捷的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系统性地征集全市新开工重点项目、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及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并联动“人才信息库”信息,统一推送至驻呼各银行机构,引导其精准对接、扩大授信、加速贷款落地。同时,整合企业端与金融机构端信息,实现融资需求实时征集、政策服务“一键触达”,构筑起政金企信息互通的智能“高速路”。

推动服务下沉,精准“滴灌”实体。为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前沿,呼和浩特深入开展“行长大走访”活动,建立金融机构包联服务各地区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金融顾问团,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系列活动。各金融机构聚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化、贴身式服务,变“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切实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组建基金矩阵,构建投资新生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呼和浩特正加速构建覆盖多领域的基金体系。计划设立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旅融合及颠覆性技术等8只产业母基金(专项基金),并配套设立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并购、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创业投资3只功能母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直投”的多元化运作模式,旨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多方位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鼓励金融创新,提升配置效率。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已成为呼和浩特优化资金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驻呼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已突破2300亿元大关,绿色发展动能持续壮大。其中,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自然受益型商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挂钩贷款;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对传统绿色领域项目提供利率优惠与手续费减免;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则为能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大额绿色信贷支持。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显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一系列扎实有力的金融举措,正不断强化呼和浩特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促进资金这一关键要素在更广区域内的优化流动与高效配置,为深化区域协作、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