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首破万亿元大关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日期:2025-11-19 18:00
A+ A-
分享至:

11月1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完成‘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巨富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据悉,2024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3%,占GDP比重达38%,总量跃居全国第14位。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背后,是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构建起5大传统产业、5大新兴产业、6大未来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成“主引擎”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在传统产业领域,内蒙古坚持“一手调存量、一手优增量”,累计退出钢铁、焦化、电石、铁合金等限制类产能3100万吨以上,现有传统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国;新兴产业方面,包头稀土新材料集群、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集群、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居西部省区第二位;“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稀土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国十大磁材企业中8户落地包头,建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


能源与制造业双轮驱动,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内蒙古工业主要由能源和制造业两大板块构成,超90种工业产品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能源板块中,煤炭产量、电力总装机、发电量、新能源装机、新能源发电量等15种能源产品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的省区。


制造业板块打造形成了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支柱产业,76种产品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其中化工领域21种、新材料14种、现代装备4种、生物医药18种、农畜产品加工9种。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内蒙古已建成全国风电装备产业链最完善、集群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光伏装备产业链前端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均居全国第一。


未来产业破题启航,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在低空经济、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


低空经济实现破题启航,成立产业促进会、研究院、实验室,低空产业园建设初见成效,一批低空制造和应用企业集聚落地。绿色氢氨醇产业加速起势,远景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建成投产,并获得欧盟颁布的全球首张可再生氨证书;大唐多伦国内首个绿氢深度耦合煤制烯烃示范项目成功运行。在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内蒙古聚焦稀土、乳业、储能与氢能等战略重点领域部署63个突围新点位,稀土红外涂层材料、稀土改性保温材料成功研制,乳铁蛋白分离制备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智改数转绿色转型,服务保障持续优化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4亿元,在8个盟市开展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全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5.5%和67.2%,跻身全国第二梯队。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累计实施节能节水改造项目600个,节能量1200万吨标准煤、节水量5600万吨。创建自治区绿色工厂522个、绿色园区32个,全部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26%以上,领先全国6个百分点。在优化服务保障方面,累计投入资金82.6亿元推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83个工业园区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2%。累计培育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7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


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完善多层次、多维度、全覆盖的新型工业化政策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首破万亿元大关
来源:央广网
日期:2025-11-19 18:00

11月1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完成‘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巨富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据悉,2024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3%,占GDP比重达38%,总量跃居全国第14位。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背后,是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构建起5大传统产业、5大新兴产业、6大未来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成“主引擎”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在传统产业领域,内蒙古坚持“一手调存量、一手优增量”,累计退出钢铁、焦化、电石、铁合金等限制类产能3100万吨以上,现有传统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国;新兴产业方面,包头稀土新材料集群、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集群、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居西部省区第二位;“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稀土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国十大磁材企业中8户落地包头,建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


能源与制造业双轮驱动,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内蒙古工业主要由能源和制造业两大板块构成,超90种工业产品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能源板块中,煤炭产量、电力总装机、发电量、新能源装机、新能源发电量等15种能源产品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超1亿千瓦的省区。


制造业板块打造形成了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支柱产业,76种产品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其中化工领域21种、新材料14种、现代装备4种、生物医药18种、农畜产品加工9种。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内蒙古已建成全国风电装备产业链最完善、集群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光伏装备产业链前端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均居全国第一。


未来产业破题启航,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在低空经济、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


低空经济实现破题启航,成立产业促进会、研究院、实验室,低空产业园建设初见成效,一批低空制造和应用企业集聚落地。绿色氢氨醇产业加速起势,远景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建成投产,并获得欧盟颁布的全球首张可再生氨证书;大唐多伦国内首个绿氢深度耦合煤制烯烃示范项目成功运行。在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内蒙古聚焦稀土、乳业、储能与氢能等战略重点领域部署63个突围新点位,稀土红外涂层材料、稀土改性保温材料成功研制,乳铁蛋白分离制备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智改数转绿色转型,服务保障持续优化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4亿元,在8个盟市开展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全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5.5%和67.2%,跻身全国第二梯队。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累计实施节能节水改造项目600个,节能量1200万吨标准煤、节水量5600万吨。创建自治区绿色工厂522个、绿色园区32个,全部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26%以上,领先全国6个百分点。在优化服务保障方面,累计投入资金82.6亿元推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83个工业园区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2%。累计培育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7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


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完善多层次、多维度、全覆盖的新型工业化政策体系。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