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内蒙古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1-19 18:05
A+ A-
分享至:

11月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发布了解到,农牧业服务体系是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期间,内蒙古通过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五大现代农牧业服务体系,推动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现代种业服务体系方面,建成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3家、畜禽保种场(区)12家,自治区级种质资源库6家、保种场25家,形成完整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国家级制种大县和良种繁育基地9个、自治区级制种大县5个。马铃薯良繁面积62万亩、稳居全国第一。牛羊供种能力全国领先,建成种公牛站7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各26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64%的华西牛核心群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为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质种源保障。


科技服务体系方面,围绕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分作物、分旗县组建49个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组,开展一对一包联服务。全国首创“六新”科技成果体系,评选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平台、新渠道共46项科技成果,推动优秀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设国家标杆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0个、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个,开展优良品种、适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展示。


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连片示范行动,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4亿亩次,服务覆盖3500万亩以上,带动小农户91.8万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7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


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方面,构建2334项农牧业生产地方标准,建成17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三级检测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绿色食品企业840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35个,登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97个,居全国第一,建成特色产品品质数据库,品牌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金融助农体系方面,创新“金融副村长”模式,选聘1.13万名金融副村长,协助完成授信189.15亿元,惠及农牧民近10万户。用好小额信贷、贴息等政策工具,累计向脱贫人口发放小额信贷17.95万户(次)、193.6亿元,有效破解融资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内蒙古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日期:2025-11-19 18:05

11月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发布了解到,农牧业服务体系是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期间,内蒙古通过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五大现代农牧业服务体系,推动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现代种业服务体系方面,建成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3家、畜禽保种场(区)12家,自治区级种质资源库6家、保种场25家,形成完整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国家级制种大县和良种繁育基地9个、自治区级制种大县5个。马铃薯良繁面积62万亩、稳居全国第一。牛羊供种能力全国领先,建成种公牛站7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各26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64%的华西牛核心群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为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质种源保障。


科技服务体系方面,围绕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分作物、分旗县组建49个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组,开展一对一包联服务。全国首创“六新”科技成果体系,评选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平台、新渠道共46项科技成果,推动优秀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设国家标杆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0个、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个,开展优良品种、适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展示。


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连片示范行动,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4亿亩次,服务覆盖3500万亩以上,带动小农户91.8万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7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


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方面,构建2334项农牧业生产地方标准,建成17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三级检测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绿色食品企业840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35个,登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97个,居全国第一,建成特色产品品质数据库,品牌溢价能力显著增强。


金融助农体系方面,创新“金融副村长”模式,选聘1.13万名金融副村长,协助完成授信189.15亿元,惠及农牧民近10万户。用好小额信贷、贴息等政策工具,累计向脱贫人口发放小额信贷17.95万户(次)、193.6亿元,有效破解融资难题。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