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内蒙古精准助企激活市场活力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日期:2025-06-12 17:56
A+ A-
分享至:

6月10日,走进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身穿“帮您办”蓝马甲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着前来咨询的企业代表。各综合窗口处整齐排列的“事项明白卡”格外醒目。每张卡片通过文字说明与动态二维码相结合,针对不同办事场景提供精准指引。

“之前办理手续时,由于对相关流程不熟悉,常常会出现资料准备不全的情况,需要跑好几趟,现在有了专职代办员全程陪同,我们在填报材料、操作报建系统时特别顺畅,这个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蒙能集团前期部负责人李娜说。

2024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将原有“企业服务专区”进行升级改造,涵盖了科创服务、政策服务、帮您办等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事项,努力把企业问题“一办到底、一帮到底、一管到底”。

目前,内蒙古已组建企业服务(帮代办)专员2410人,2025年以来,先后为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4万次,助力5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

帮代办是内蒙古助企行动中的举措之一。内蒙古开展“六个行动”以来,在“六个行动”之一的助企行动中,由自治区国资委牵头,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工信厅、发改委、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场监管局、科技厅分工负责,协同联动,各盟市全面参与,“零距离”为企业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业高质量发展,护企暖企政策“落地生根”, 安企惠企行动“落地生金”。

建立企业问题台账  “一类一策”助企前行

“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不仅降低了能耗,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现在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是包头市工信局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我们与科研机构合作,最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6月10日,包头市一家从事黑色金属冶炼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面前戴着隔热面罩的工人正熟练地操控着液压机械臂,身后轨道摩擦声混杂着设备轰鸣,炽热的生产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包头市打出助企“组合拳”。包括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包联帮扶,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企业反馈问题,建立在产企业问题台账,按照“一企一策”“一类一策”形成解决方案。

“我们先后深入729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调研帮扶,累计服务企业893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91项。”包头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采取“专班帮”的方式与企业“面对面、一对一”沟通,采用“联动帮”的方式对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进行集中研判……内蒙古各盟市助企服务纷纷出招,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陈波介绍,目前,内蒙古通过搭建平台窗口,畅通了企业“线上+线下”渠道。

自治区发改委持续推广“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今年3月份上线运营的“国企服务台”为国有企业远程咨询反馈提供便利;各盟市也积极搭建助企平台、增设涉企服务专席、优化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完成企业服务专属知识库场景建设。

用好金融政策“活水” 精准“滴灌”惠企政策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前段时间,巴彦淖尔市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企业因为资金紧张一度面临歇业。5月30日,巴彦淖尔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工作的公告》,公告里好多产品凭信用就能贷款,企业负责人张军一下看到了希望。“有一款产品只要有代发工资和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作依据,就能贷到300万元,利息不高。这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张军激动地说,他已经从网上进行了申请。

在呼伦贝尔市,当地金融监管分局针对当地地广人稀的特点,发挥“四级垂管”执行效能,运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梳理汇编出辖区内33家银行机构的194个信贷产品,满足各类企业需求。比如针对企业急需资金但抵押担保不足的困境,为其推荐“极速贷”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从企业提交申请到贷款发放仅用1小时。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等部门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专门出台具体举措,解决信息差、抵押少、放款慢、融资贵、覆盖低等问题,使各类惠企政策真正精准“滴灌”到民营和小微企业。

目前,内蒙古多部门整合建立的统一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汇总归集14类37项企业信息,开发小微企业专属信用融资产品,全区银行发布信贷产品达到3493个。为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抵押少”问题,今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了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财政厅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联合出台《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管理办法》,引导银行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政府提供10%的风险分担资金,缓解了民营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抵押少、担保不足的困难。

企业诉求盯办到底  聚力驱动发展引擎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政府欠款要账难、政府承诺兑现难3类民营企业反映最突出的“老大难”问题上,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解决。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马文介绍,一方面通过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帮助14.7万户小微民营企业获得授信1404亿元,其中13.3万户企业获得贷款1088.2亿元。当前该机制服务对象已从小微民营企业拓展到全部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接依法治区办和自治区清欠专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并推动有关盟市、部门兑现招商合作协议。此外,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近期还建立了民营企业诉求帮办代办机制,对于企业反映的诉求每10天调度办理进展,并向企业反馈阶段性办理结果,直至办结,切实做到“企业提出诉求,我们盯办到底”。

企业参与招投标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合同履约,但也给参与投标较多的中小企业增加了资金成本。为此,今年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助企惠企行动中打好“三减”组合拳,推进10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承诺制减免投标保证金,以真金白银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这一张承诺书交上去,给我们直接免除了12万元的保证金。”回想起今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工程项目交易系统提交信用承诺,使企业成功享受到投标保证金全额减免的政策红利,参与投标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城市供热管网及设施综合更新改造工程的一家企业资料员岳红秀仍然激动。

据悉,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包头市累计为6069家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约5.83亿元,投标活跃度由2023年的2.14跃升至目前的4.62;呼和浩特市累计为5491家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约4.67亿元;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等盟市也都相继开展10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减免投标保证金,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张信用承诺书即可免缴投标保证金,内蒙古的这一举措切实为企业减了负、松了绑。

深耕助企“服务田”,激活发展“强引擎”。一项项务实贴心的助企政策、助企行动,不断释放惠企红利,激活市场活力,截至4月底,内蒙古经营主体(含分支机构)发展到295.12万户,同比增长5.42%。其中,民营经济同比增长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内蒙古精准助企激活市场活力
来源:内蒙古日报
日期:2025-06-12 17:56

6月10日,走进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身穿“帮您办”蓝马甲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着前来咨询的企业代表。各综合窗口处整齐排列的“事项明白卡”格外醒目。每张卡片通过文字说明与动态二维码相结合,针对不同办事场景提供精准指引。

“之前办理手续时,由于对相关流程不熟悉,常常会出现资料准备不全的情况,需要跑好几趟,现在有了专职代办员全程陪同,我们在填报材料、操作报建系统时特别顺畅,这个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蒙能集团前期部负责人李娜说。

2024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将原有“企业服务专区”进行升级改造,涵盖了科创服务、政策服务、帮您办等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事项,努力把企业问题“一办到底、一帮到底、一管到底”。

目前,内蒙古已组建企业服务(帮代办)专员2410人,2025年以来,先后为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4万次,助力5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

帮代办是内蒙古助企行动中的举措之一。内蒙古开展“六个行动”以来,在“六个行动”之一的助企行动中,由自治区国资委牵头,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工信厅、发改委、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场监管局、科技厅分工负责,协同联动,各盟市全面参与,“零距离”为企业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业高质量发展,护企暖企政策“落地生根”, 安企惠企行动“落地生金”。

建立企业问题台账  “一类一策”助企前行

“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不仅降低了能耗,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现在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是包头市工信局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我们与科研机构合作,最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6月10日,包头市一家从事黑色金属冶炼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面前戴着隔热面罩的工人正熟练地操控着液压机械臂,身后轨道摩擦声混杂着设备轰鸣,炽热的生产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包头市打出助企“组合拳”。包括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包联帮扶,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企业反馈问题,建立在产企业问题台账,按照“一企一策”“一类一策”形成解决方案。

“我们先后深入729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调研帮扶,累计服务企业893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91项。”包头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采取“专班帮”的方式与企业“面对面、一对一”沟通,采用“联动帮”的方式对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进行集中研判……内蒙古各盟市助企服务纷纷出招,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陈波介绍,目前,内蒙古通过搭建平台窗口,畅通了企业“线上+线下”渠道。

自治区发改委持续推广“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今年3月份上线运营的“国企服务台”为国有企业远程咨询反馈提供便利;各盟市也积极搭建助企平台、增设涉企服务专席、优化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完成企业服务专属知识库场景建设。

用好金融政策“活水” 精准“滴灌”惠企政策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前段时间,巴彦淖尔市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企业因为资金紧张一度面临歇业。5月30日,巴彦淖尔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工作的公告》,公告里好多产品凭信用就能贷款,企业负责人张军一下看到了希望。“有一款产品只要有代发工资和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作依据,就能贷到300万元,利息不高。这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张军激动地说,他已经从网上进行了申请。

在呼伦贝尔市,当地金融监管分局针对当地地广人稀的特点,发挥“四级垂管”执行效能,运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梳理汇编出辖区内33家银行机构的194个信贷产品,满足各类企业需求。比如针对企业急需资金但抵押担保不足的困境,为其推荐“极速贷”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从企业提交申请到贷款发放仅用1小时。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等部门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专门出台具体举措,解决信息差、抵押少、放款慢、融资贵、覆盖低等问题,使各类惠企政策真正精准“滴灌”到民营和小微企业。

目前,内蒙古多部门整合建立的统一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汇总归集14类37项企业信息,开发小微企业专属信用融资产品,全区银行发布信贷产品达到3493个。为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抵押少”问题,今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了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财政厅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联合出台《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管理办法》,引导银行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政府提供10%的风险分担资金,缓解了民营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抵押少、担保不足的困难。

企业诉求盯办到底  聚力驱动发展引擎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政府欠款要账难、政府承诺兑现难3类民营企业反映最突出的“老大难”问题上,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解决。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马文介绍,一方面通过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帮助14.7万户小微民营企业获得授信1404亿元,其中13.3万户企业获得贷款1088.2亿元。当前该机制服务对象已从小微民营企业拓展到全部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接依法治区办和自治区清欠专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并推动有关盟市、部门兑现招商合作协议。此外,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近期还建立了民营企业诉求帮办代办机制,对于企业反映的诉求每10天调度办理进展,并向企业反馈阶段性办理结果,直至办结,切实做到“企业提出诉求,我们盯办到底”。

企业参与招投标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合同履约,但也给参与投标较多的中小企业增加了资金成本。为此,今年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助企惠企行动中打好“三减”组合拳,推进10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承诺制减免投标保证金,以真金白银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这一张承诺书交上去,给我们直接免除了12万元的保证金。”回想起今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工程项目交易系统提交信用承诺,使企业成功享受到投标保证金全额减免的政策红利,参与投标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城市供热管网及设施综合更新改造工程的一家企业资料员岳红秀仍然激动。

据悉,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包头市累计为6069家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约5.83亿元,投标活跃度由2023年的2.14跃升至目前的4.62;呼和浩特市累计为5491家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约4.67亿元;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市等盟市也都相继开展10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减免投标保证金,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张信用承诺书即可免缴投标保证金,内蒙古的这一举措切实为企业减了负、松了绑。

深耕助企“服务田”,激活发展“强引擎”。一项项务实贴心的助企政策、助企行动,不断释放惠企红利,激活市场活力,截至4月底,内蒙古经营主体(含分支机构)发展到295.12万户,同比增长5.42%。其中,民营经济同比增长5.6%。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