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辈版
  • 退出长辈版
  • 暖心模式
  • 无障碍浏览
  • 微信
    微信
  • 微博
    微博
  •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央行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日期:2024-08-05 16:37
A+ A-
分享至: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其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表述,与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保持一致。在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方面,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这也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脉相承。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发力,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为支持实体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1月份,人民银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2月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7月份,人民银行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各0.1个百分点,进一步引导LPR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分别下行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业内人士认为,从流动性角度看,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搭配,实现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金融总量平稳增长奠定基础。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包括推动改革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整治违规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促进货币信贷均衡平稳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各方面积极盘活存量,防止资金沉淀空转,金融总量数据短期内有“挤水分”效应,但实际上也是企业使用资金效率提升的反映。对当前金融总量指标增速回落要理性看待,这是有效融资需求偏弱、打击资金空转、债市分流存款、地方政府减少存贷款督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议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的政策调控方向也会更加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信贷结构“有增有减”等方面见到实效,更好适配高质量发展。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贷款利率水平方面,当前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带动贷款利率在低位延续下行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继续保持下行态势。1至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7%和3.6%左右,同比仍明显下行。


5月份,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推动绝大多数城市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购房者负债成本。记者梳理发现,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已根据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对房贷利率作出调整,房贷实际执行利率较前期有明显下降。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平均新发放房贷利率为3.45%,同比下降66个基点,环比下降17个基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存贷款利率联动性增强。7月22日,人民银行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下调至1.7%,当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仅3个工作日后,大型商业银行就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随后,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也逐步分批跟进下调。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同时,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会议要求,要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在展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和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的关系,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注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紧盯焦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支持,有针对性地支持挖掘国内需求与动能增长。包括创设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推出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优化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延长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期限、试点拓展至全国并扩大支持范围。


总体来看,信贷结构仍在延续不断优化态势。数据显示,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8.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6.9%。这些贷款的增速都高于同期全部贷款的增速。


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7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聚焦支持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了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基本覆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


此外,会议还明确提出,要继续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一阶段,五篇大文章和新质生产力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方向,年内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将加快落实,确保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新旧动能转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 共产党员网
  • 北疆先锋网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各省市党委金融办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 蒙ICP备19002323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网站支持ipv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非法集资举报 非法集资
  • 返回顶部
长辈版 暖心模式
登录/注册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央行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来源:金融时报
日期:2024-08-05 16:37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其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表述,与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保持一致。在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方面,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把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这也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脉相承。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发力,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为支持实体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1月份,人民银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2月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7月份,人民银行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各0.1个百分点,进一步引导LPR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分别下行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业内人士认为,从流动性角度看,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搭配,实现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为金融总量平稳增长奠定基础。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包括推动改革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整治违规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促进货币信贷均衡平稳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各方面积极盘活存量,防止资金沉淀空转,金融总量数据短期内有“挤水分”效应,但实际上也是企业使用资金效率提升的反映。对当前金融总量指标增速回落要理性看待,这是有效融资需求偏弱、打击资金空转、债市分流存款、地方政府减少存贷款督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会议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的政策调控方向也会更加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信贷结构“有增有减”等方面见到实效,更好适配高质量发展。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贷款利率水平方面,当前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带动贷款利率在低位延续下行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继续保持下行态势。1至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7%和3.6%左右,同比仍明显下行。


5月份,人民银行出台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推动绝大多数城市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购房者负债成本。记者梳理发现,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已根据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对房贷利率作出调整,房贷实际执行利率较前期有明显下降。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平均新发放房贷利率为3.45%,同比下降66个基点,环比下降17个基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存贷款利率联动性增强。7月22日,人民银行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8%下调至1.7%,当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仅3个工作日后,大型商业银行就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随后,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也逐步分批跟进下调。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同时,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会议要求,要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在展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和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理顺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的关系,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注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紧盯焦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支持,有针对性地支持挖掘国内需求与动能增长。包括创设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推出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优化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延长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期限、试点拓展至全国并扩大支持范围。


总体来看,信贷结构仍在延续不断优化态势。数据显示,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8.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6.9%。这些贷款的增速都高于同期全部贷款的增速。


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7万亿元,约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聚焦支持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了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基本覆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


此外,会议还明确提出,要继续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一阶段,五篇大文章和新质生产力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方向,年内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将加快落实,确保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新旧动能转换。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4 蒙ICP备19002323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980号 联系电话:0471-4827801
  • 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9号财信大厦西楼508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